close

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依附關係理論是當今研究人類情緒與人格發展的重要理論(Bowlby,1958),他主張,當嬰兒在建立依附關係時,如果得到依附對象(通常是媽媽)的適當回應,那麼他就會產生安全感、感到被愛、並且有自信,因而可以自在地探索外在環境,與人互動以及建立社交關係;相反地,當嬰兒得不到依附對象的適當回應時,他會焦慮、害怕,進而產生逃避、矛盾等等的防衛行為,及至長大後,也可能產生情緒管理或表達的障礙,影響學習或甚至影響到行為人格的展現。

 

寶寶出生後,對於母親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個體,而母親,對寶寶而言也是一個亟待認識的新面孔。如何在早期建立好良好的依附關係,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身體動作」是人類最早的溝通語言,在口語能力出現之前,我們都是運用這樣的原始語言在互動、在傳遞訊息,對初生嬰兒更是如此。他們還聽不懂大人的言語,只能靠著動作、表情來傳達自己是餓了、是累了還是哪裡不舒服了,而大人也是要用動作來告訴寶寶,你是安全的、你是被愛的。可是,有時候,我們過度心急,想讓寶寶趕快成長,會做出一些超越他們那當下可以做的動作,比如說,幫忙他翻身,結果寶寶的脊椎協調沒有完全發展好,可能導致以後他身體張力的不佳;或者,我們對寶寶表現出的動作或行為百思不得其解,而錯失了給他適當回應的時機。

 

「動作發展」的進程,和寶寶的心理發展以及與大人的關係建立是息息相關的,從一出生的尋乳反應,到會翻身、會追視,然後會坐起來、會蠕動到會爬、會走,每個階段都有他需要被支持,也需要被看到的或理解的問題。父母如何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寶寶最適合的回應,甚麼時候該放手讓他去探索,都關係到以後孩子的學習能力與行為表現。例如,一個從嬰兒時期就從沒放手讓孩子用口腔探索過世界的母親,卻常常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塞食物給他,導致孩子長大後,變得非常的內向,不敢與外界建立關係,甚至有厭食傾向,想當然,孩子在學習能力上也會大打折扣,母子關係也漸趨緊張,最後只好來求助於治療師。如果,這個媽媽在一開始學會如何觀察孩子的需要,適時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回饋,想必孩子的成長可以更順遂,母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和諧。

 

母嬰的動作互動促進就是希望能夠幫忙親子,從玩身體與互動過程中,在早期就建立好彼此的信任與了解,還可以讓父母親參與孩子的身體成長過程,了解到什麼樣的動作或互動遊戲可以幫孩子發展好那個時期應該發展的骨骼與肌肉,從生理到心理給予孩子最全面的支持與呵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舞蹈治療 親子互動 母嬰
    全站熱搜

    xif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